(观察员:黄一鸣)
为知名度的提升,为文化旅游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古镇更名,早有先例。
张家界从前叫大庸,黄山从前叫徽州,普洱原名思茅。
古镇更名者更多。湖南湘西的芙蓉镇,原名王村镇,因刘晓庆、姜文拍摄电影《芙蓉镇》之后而更名。福建漳州市的云水谣镇,原名长教,也因电影《云水谣》在这里拍摄之后更名。芙蓉镇、云水谣镇的更名非常成功,每年引来上百万的游客。
最有历史跨度的最有爱情意味的古镇更名,是苏州的锦溪古镇,宋孝宗一位陈姓爱妃埋葬于此后更名为陈墓。830年后的1992年,才重新恢复锦溪这个地名。
重庆有两座古镇先后被更名。荣昌区路孔古镇更名为万灵古镇,大渡口区马桑溪古镇短短两年内先后被更名为大渡口古镇和义渡古镇。
马桑溪古镇作为长江一处重要的渡口,已有250年的历史,作为古镇,约有100余年历史。2016年初马桑溪古镇修复重建,2017年1月24日正式开街。很多游客到此欣赏江景,感受古镇的韵味,共同感受记忆里的重庆老城。2018年,马桑溪古镇正式更名为大渡口古镇。2019年,大渡口古镇更名为义渡古镇。
马桑溪古镇两年的两次更名现象,引人思考。
为什么更名呢?
据《大渡口发布》2018年06月22报道:为进一步弘扬义渡精神、突出古镇特色、提升区域价值、打响旅游品牌、扩大城市影响,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马桑溪古镇现正式更名为大渡口古镇。
更名理由是充分的,是“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更名的,大家无话可说。
为什么一年不到再次更名呢?
据重庆日报2019年6月10日报道《全市区县“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 区县故事荟·大渡口篇》:在大渡口,还有一座记录了历史变迁的古镇——义渡古镇。
无疑,大渡口古镇已更名为义渡古镇是确凿的。大渡口古镇为什么更名为义渡古镇,这次目前还没有搜索到相关说法。
为什么这次更名没有说法呢?因为没有好的理由?因为不好说?
到底哪个名字更好?
据互联网上弱弱的声音和民间部分声音显示:马桑溪比大渡口好,大渡口比义渡好。就是说,最后的名字是最不好的。
资深人士认为:地名,传承的是历史与文化,也代表着一种民俗。把“马桑溪”改成“大渡口”古镇不妥,一是马桑溪已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且民俗味很浓;二是大渡口作了行政区划名后,范围大得多,外来的游客找一个同名的小地方是不容易的,而马桑溪,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叫马桑溪古镇,就非常有指向性;三是在概念上说不清:整个大渡口都是古镇?还是大渡口里面很小很小的一块地方叫大渡口古镇?
义渡,是一种精神内涵,将其作为古镇名字,真的就好吗?据悉重庆最大的义渡是海棠溪义渡,除此之外,还有鱼洞义渡、李家沱义渡、猪肠子义渡、木洞义渡等,放眼全国各地,只要是有江河的地方,就多有乡绅捐赠的义渡。将义渡作为古镇名称,区域特色不鲜明,容易混淆。
所以,说句马后炮的话,可以选择打义渡牌,做好“义”文化,未必要改名,原名“马桑溪古镇”就挺好!
如何理性更名呢?
1.不轻易更名
但凡古城古镇古村落,动辄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要尊重传统,保留原始名称是就是保护原汁原味的文化。
2.注重长远发展
更名切莫只重视短期利益,要从战略上考量,在软硬件上都下足功夫。
3.顺民意
政府意愿与民意结合。根据市场需要,听取民间声音。减少权利绑架,减少“民意又被代表了”现象。
4.不取洋名
中国元素应该放大,而不是放弃。呵护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是文旅项目魅力的根源所在。随意取洋名,谨防造成传统文化的断代,出现不伦不类、倒土不洋的情况。
5.忌频繁更名
频繁更名非常草率,是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严重割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