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2019中国大三峡文化旅游营销创新发展论坛暨《2019中国大三峡文化旅游营销研究报告》成果发布会” 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成功举办。
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网、凤凰新闻、重庆日报、华龙网、重庆晨报一上游新闻、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网易、搜狐、新浪、腾讯、今日头条、百度百家、一点资讯、天天快报、中国西藏网、广安在线、广安日报、广安人民政府网站、民主与法制四川新闻、华蓥旅游、梁平旅游、梁平微发布、神农架、浪漫宣恩、鄂硒康旅、推猫控股、八戒全域旅游、同程优选目的地等30多家中央媒体及地方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了本次活动,影响深远。
专家名片
丁云勇: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原张家界市旅游局局长。
"2019中国大三峡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论坛就文化旅游创新营销发展邀请业内专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开展了比较充分主题研讨,进行了沟通与交流,论坛还发布了行业营销报告,宣布成立了"大三峡文化旅游营销联盟"。虽然论坛只有半天时间,但是成果很丰硕,可以说是精彩纷呈。
举办 "中国大三峡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论坛",深入研究大三峡文旅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一是提出大三峡文旅概念,有助于更大区域发展联动。文化旅游是跨区域的大产业,文化无界,旅游无界,大三峡区域,山同脉,水同源,文同根,实现资源整合、区域联动,可以避免各自为政,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
二是大三峡需要从空间和内涵上整体打造中国新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大三峡贯穿长江上游和中游,覆盖中国内陆腹地,区域内有典型的少数民族文化、巴蜀和荆楚地域文化、长江江岸文化,包含大武陵山区自然旅游资源,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文旅产品品味高且特色鲜明,整体打造旅游目的地,有利功能科学布局,产品互补,效益倍增。
三是大三峡发展文旅产业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贯彻中央提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建立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实现区域全面小康,与全国同步发展,文旅要担重任,挑大梁,走服务业主导发展之路。
四是大三峡文旅发展,有利于支撑区域减贫,巩固脱贫成果。大三峡区域多是大山区,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生态相对脆弱,也是过去集中贫困地区,依托文旅资源优势发展其优势产业,有利于支撑经济持续发展和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五是实现大三峡区域发展,可以为全国总体发展作贡献。三峡是长江上游和长江中下游之间的生态屏障,保护大三峡,保持水土和植被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发展关联度高的产业,可以对整个长江作贡献,为全国发展作贡献。
大三峡文化旅游研究,就是要解决区域优势的文化旅游产业科学发展问题,文化旅游事业健康发展问题,为大三峡文旅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方法指导、产业支撑、项目落地和协调发展。2019中国大三峡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论坛仅仅是大三峡文旅大发展的一个开端,研究成果未来还要应用,很好发挥理论和方法指导作用,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任务还很重,大三峡文旅发展很需要市场主体共同努力,需要区域内的民众广泛参与,大三峡文旅发展大有可为!
—论坛回顾—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市场拓展处处长王皞致辞
全国知名文旅专家陈斌发表主题演讲
《2019中国大三峡文化旅游营销研究报告》发布
授牌仪式
大三峡文化旅游营销联盟成立
圆桌论坛
|